郑州市肝病医院 > 医院概况 > 公益援助 >

如何对病毒性肝炎进行准确诊断?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必查项

2019年06月25日 11:15:51 来源: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

 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肝炎病毒诱发的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主要分为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和戊型五大疾病类型.对人体危害巨大,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肝病检查,判断病情状况然后进行对症治疗.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有发热、全身乏力、胃纳差等症状,很可能被误诊为流感,或者由于一些病人没有任何症状,致使许多肝炎病例没能被诊断出来.常见的肝炎症状有:肝炎、急性肝炎、慢性肝炎.


  (一)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,淋巴细胞相对增多,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.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.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.


  (二)肝功能试验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,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.


  1、黄疸指数、胆红素定量试验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.尿检查胆红素、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.


  2、血清酶测定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(ALT)及谷草转氨酶(AST),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、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,故有助于早期诊断.


  3、胆固醇、胆固醇酯、胆硷脂酶测定肝细胞损害时,血内总胆固醇减少,梗阻性黄疸时,胆固醇增加.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、胆固醇酯、胆硷脂酶均可明显下降,提示预后不良.


  4、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蛋白电泳示γ-球蛋白常>26%,肝硬化时γ-球蛋白可>30%.但在血吸虫病肝硬化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骨髓瘤、结节病等γ-球蛋白百分比均可增高.检测血浆中支链氨基酸(BCAA)与芳香族氨基酸(AAA)的比值,如比值下降或倒置,则反映肝实质功能障碍,对判断重症肝炎的预后及考核支链氨基酸的疗效有参考意义.


  5、血清前胶原Ⅲ(PⅢP)测定血清PⅢP值升高,提示肝内有纤维化将形成可能文献报道其敏感性为31.4%,特异性为75.0%.PⅢP正常值为<175μg/L.


  (三)血清免疫学检查测定抗HAV-IgM对甲型肝炎有早期诊断价值,HBV标志(HBsAg、HBEAg、HBCAg及抗-HBs、抗-HBe、抗-HBc)对判断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义.HBV-DNA、DNA-P及PHSA受体测定,对确定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.高滴度抗HBc-I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.


  丙型肝炎常有赖排队甲型、乙型、戊型及其他病毒(CMV、EBV)而诊断,血清抗HCV-IgM或/和HCV-RNA阳性可确诊.


  丁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-IgM阳性或HDAg或HDVcDNA杂交阳性;肝细胞中HDAg阳性或HDV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.


  戊型肝炎的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-I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~32nm病毒颗粒.


  (四)肝穿刺病理检查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,通过肝组织电镜、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HAI计分系统观察,对慢性肝炎的病原、病因、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得到正确数据,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.


 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护理:


  (1)肝炎急性期:病人常有食欲不振,厌油,恶心,呕吐等症状,此时不宜强调"高营养"或强迫进食,宜进食清淡,易消化,富含维生素的流质.如进食量太少.不能满足生理需要,可遵医嘱静脉补充葡萄糖,脂肪乳和维生素.


  (2)黄疸消退期:食欲好转后,可逐渐增加饮食,少食多餐,应避免暴饮暴食.注意调节饮食的色香味,保证营养摄入.慢性期病人饮食原则如下:卧床或休息者能量摄入以84~105KJ/(kg‘d)为宜,中度活动者(上班)以126~147KJ/(kg‘d)为宜.蛋白质1.5~2.0g/(kg‘d),以优质蛋白为主,如牛奶,瘦猪肉,鱼等;碳水化合物300~400g/d,以保证足够热量;脂肪以耐受为限,约50~60g/d,多选用植物油;多食水果、蔬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.


  (3)肝炎后肝硬化、重型肝炎:限制蛋白质的摄入.


  (4)各型肝炎病人的饮食禁忌:不宜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,尤其有糖尿病倾向和肥胖者,以防诱发糖尿病和脂肪肝.腹胀者可减少产气食物(牛奶、豆制品)的摄入.各型肝炎病人均应禁饮酒,乙醇中的杂醇油的亚硝胺可使脂肪变性和致癌.


  温馨提示: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,根据医生的建议,每6-12个月定期检查,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.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,只要有适应证,且条件允许,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.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切勿轻信虚假广告,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和经济损失.

精彩图文